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:::
臉書分享 line分享 推特分享 微博分享 複製網址

工作假期深呼吸

【工作假期】田壁修復師

對象 : 18歲以上成人

人數 : 8-15人/梯

時間 : 5小時(含午餐時間)

【內容介紹】

梯田能有效減緩土壤侵蝕,終年蓄水的水梯田提供了水蹈與多樣生物休憩的家,也蓄留了山水補注淺層地下水,為下游城鎮居民提供重要的水資源。田壁崩塌弱化了水梯田的功能,但山村人口的外移、老化,修復田壁變得不易,為恢復水梯田原有的蓄水功能,我們跟著山村老師,從認識水梯田的基本構造開始,就地取材以砌石或是夯土復原,實作田壁修復技術。

【活動目標】

  • 認識水梯田功能:了解水梯田在水保、生態與水源涵養的重要性。
  • 掌握田壁構造:熟悉水梯田田壁結構與功能。
  • 學會在地取材:學習運用傳統砌石、夯土等材料與工法。
  • 實作田壁修復:親自動手修復田壁,恢復蓄水功能。
  • 體驗傳統農法:感受傳統智慧,理解在地社區對環境的貢獻。

【工作假期】與黃腹細蟌共生:棲地復育行動

對象 : 18歲以上成人

人數 : 8-15人/梯

時間 : 5小時(含午餐時間)

【內容介紹】

黃腹細蟌,一種仰賴涼爽、穩定濕地的小型豆娘,目前僅存於新北貢寮的水梯田中,族群數量正快速下滑。

走入和禾聚落,由森川里海田間老師團隊引導,實地了解水梯田保育歷程,參與調查與農事,體驗生態農業的實踐過程。

透過行動參與,一起維繫農田生態系,打造優質的棲地生態,建構黃腹細蟌安心成家環境,連結夥伴實際的參與第一線地方保育行動,為黃腹細蟌守護最後的棲地,也為企業找回在地永續的行動起點。

【活動目標

  • 了解黃腹細蟌的棲地需求及其生態價值
  • 認識保育農業對生物多樣性的正向影響
  • 體驗復育實作與紀錄方法

【工作假期】貢寮竹林裡的ESG實踐

對象 : 18歲以上成人

人數 : 8-15人/梯

時間 : 4小時(含午餐時間)

【內容介紹】

貢寮是臺灣重要的竹產業聚落,過往竹編魚簍買賣遍及全臺,現今仍是海岸防風圍籬、軟絲產房、田間種作支架等竹材的主要供應地。每年春季生的桂竹筍,口感特別細緻鮮甜,是貢寮人的味蕾記憶。

竹林曾是地方主要的生活文化地景,也是里山重要的生態資源,卻因老齡化且人力不足狀況下,缺於疏伐整理,因而逐漸被雜木林取代。

課程將帶領學員走入竹林,實作竹林疏伐、維護竹齡結構等技術,理解永續林地經營的生態原則。同時透過竹製加工實作,認識竹材在地生活的重要性,理解在地農民如何延續這項文化資產。

【活動目標】

  • 理解竹林永續管理原則:掌握竹林疏伐與維護技術,了解其對生態健康的影響。
  • 體驗竹藝與在地文化:學習竹製加工,理解竹材於地方文化的價值,思考企業與社區的共創機會。
  • 連結ESG實踐應用:探索竹林的固碳潛力與生物多樣性價值。
回到上方